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产业数字金融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红河配资,正日益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近年来,我国以前瞻性的战略视角,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视为重构经济格局、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要素,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产业数字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金融服务创新领域的重要力量,产业数字金融有哪些特质?发展现状如何?前进路上,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及实践发展路径何在?针对上述问题,由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领衔,工信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平台企业,以及相关智库多位资深专家组成的联合课题组一年多时间以来,先后赴北京、佛山、贵阳、昆明、上海、苏州、郑州、天津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组织多次专家会议研讨,形成了专业性、系统性的研究报告。
7月20日,由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与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组织,中企云链产融数字研究院战略支持的“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在北京市丰台区成功举办。会上重磅发布课题报告《让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共创产业数字金融生态价值》(以下简称“报告”),为推动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障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提供了全链路的解决方案。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崔向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秘书长韩永文作开场致辞;课题组长、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一级巡视员王海林,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代表课题组介绍报告主要观点和内容;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中企云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涛等领导和专家在主题演讲环节发言;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主持本次会议。
课题发布环节,肖钢指出,产业数字金融是在多年来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场景金融、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创新基础上逐步升级演进的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产业数字金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如何将产业数字金融扎实、稳健向前推进,肖钢表示红河配资,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核心是数据,关键是技术,创新是途径,生态是土壤。
对此,他提出“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坚持把保障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作为产业数字金融的宗旨”“发挥金融机构在产业数字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规范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发展”以及“确保产业数字金融安全、风险可控”五项政策建议。
其中,就发展宗旨事宜,肖钢强调,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降低服务门槛,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利益分配机制,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实惠;规范对中小企业的各种收费标准,不得以应收账款确权等名义收费;同时,要禁止以降低中小供应商价格延长付款期限等方式来变相抬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产业数字金融的平台应当为中小企业接入系统提供更多的便利,降低中小企业系统改造和设备采购的费用,不得以企业营收的规模、数据的缺失、新技术的应用等名义来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全球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一级巡视员王海林在报告分享中表示,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从顶层设计、转型支持、标准引导等维度密集出台各类政策,持续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生态体系。当前,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存在较大差异。受数字化技术门槛较高、成本较高等多重因素制约,数字化转型也面临认识不足“不想转”等系列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对金融服务产生了“融资需求多样”“融资工具完善”“结算需求优化”“征信需求升级”“风控能力提升”“生态赋能多元”等多元化的新需求。
在王海林看来,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金融服务所产生的深刻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深刻体现了国家政策导向和金融市场创新的新趋势。为此,金融机构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优化服务流程,创新产品和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提高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力,完善风险管控机制,以更好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需求。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介绍了产业数字金融的内涵、成效、意义和挑战。他指出,产业数字金融是产业数字化与数字金融相互趋近协同融合的新型业态,其发展经历了从传统银行公司业务、传统供应链金融到产业数字金融等三个阶段,实现了“以点带链、由链到网、依网扩圈”的转变。
吕仲涛表示,产业数字金融发展有其必然性,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产业数字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难题,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机构信贷模式变革,助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管机构科技监管能力等六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但其前行之路并非毫无挑战。吕仲涛亦指出,产业数字金融在产业数字平台建设、服务创新赋能、产业与金融协同等三方面存在不足,还面临协同转型、生态共建、技术应用、模式创新等多重挑战。
“让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研讨会厘清了产业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选择权的内在关联,明确了以数字化转型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生态协同为保障的发展路径。未来,随着相关建议落地,产业数字金融有望进一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获得广泛可及的金融服务红河配资,从而实现让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的目的,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景网)
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