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丰配资
中国刚公布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名单,谁也没想到,朝鲜领导金正恩也将现身北京,参加九三阅兵活动,更没人想到,中方会把他的名字排在普京之后。
听闻这个消息,有人懊悔联丰配资,更有人急得跳脚。但不管怎么说,中朝用鲜血筑起的友谊,不容置疑。
金正恩将出席九三阅兵!
8月28号上午,中方正式放话:这次北京9·3阅兵,有26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来。普京的位置毫无悬念排在首位,大家都不奇怪,中俄关系啥分量,全世界都清楚。
可紧跟着普京的,居然是朝鲜的金正恩!
这一消息引发外界震动。因为在此之前,不论是北京还是平壤,都没有任何风声。直到距离阅兵仅剩6天,名单才突然公布。
这保密工作做得,本身就是一场漂亮的外交手段——不给外人瞎琢磨的时间,也让金正恩的亮相更有冲击力。
要知道,去年开始,中朝关系在舆论里老被质疑,有媒体甚至说“冷淡”“疏远”了。可这回,中朝用这么高规格的安排,给了最有力的回应——“战友关系”依然牢不可破。
此次名单上,金正恩的位置比一些传统老伙伴还靠前,这可不只是因为历史交情,更是中方在传递信号:现在全球安全环境这么复杂,中朝关系的特殊性,又回到聚光灯下了。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外界普遍认为平壤孤立。但金正恩此次亲自出席阅兵,并获得如此高位次,等于向全世界宣告:朝鲜并不边缘化,它依然能在中俄这样的大国身边出现。
那些唱衰“中朝疏远”的,这下被打脸了吧?
有人懊悔,有人不满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之前还邀请过韩国总统李在明,结果他推了没来。
这啥意思?他错过了在北京和朝鲜领导人同框的机会啊!
想象一下,要是李在明现在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镜头里中俄朝韩四国领导人凑一块,那画面得多有历史感?说不定还能给半岛局势破个冰。
可机会就这么溜走了,现在舞台搭好了,朝鲜领导人站在普京旁边,韩国总统却在首尔干瞪眼,这对比,真让人感慨:不知道李在明会不会懊悔得直跺脚?
更讽刺的是,这一幕也让外界联想到特朗普念念不忘地想与朝鲜领导人会晤。如今,北京的阅兵式上,中俄朝同台,特朗普却无缘现身,恐怕心中也会添几分“遗憾”。
当然,这种安排肯定让某些国家不痛快,首当其冲的就是日本。
早在阅兵前夕,日本政府就通过驻外使馆四处游说,劝说各国不要参加,理由是“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厚”。
但效果显然不佳——26国首脑齐聚北京,场面比2015年还要盛大。
查查数据就知道,日本这心思不是一天两天了。2015年中国第一次办抗战胜利阅兵,日本就开始搞小动作,不仅没有正视历史,还拿560亿日元搞所谓的“正确形象”宣传。
可对比一下,战败后日本对“慰安妇”问题的补偿,总共不到百亿日元,到现在都没给受害者一个真诚的道歉和赔偿。
现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还这么干,我们有三问:日方敢正直坦荡面对历史吗?日方能切实汲取历史教训吗?日方是真正致力于和平发展吗?
日本的担心可不是没来由的。毕竟,当中俄朝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一起展示二战胜利和反法西斯团结的时候,历史的阴影又得罩在东京头上。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更是直截了当:“举办这样的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任何正直坦荡面对历史的国家,都不会心怀疑虑。”
一句话,把问题点得明明白白:如果心虚,就说明没纠正到位。真正的威胁,不是纪念活动,而是逃避历史。
天安城楼定格历史镜头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中方的阅兵式不仅是对先烈的致敬,也是对历史的再一次铭刻。尤其是中朝在抗日时期的并肩作战,这段血与火的友谊,被巧妙地通过金正恩的到访加以呼应。
当前,全球局势复杂,地区安全挑战不断。中俄朝的“并肩出现”是一种姿态——我们有共同的立场和历史纽带,面对外部压力也能保持默契。
在国际秩序重新洗牌的当下,中国用这场典礼,搭建自己的“朋友圈”,亮出自己的历史立场、战略耐心和地缘布局。
9·3阅兵,不仅是一次纪念活动,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各方的心态与选择。
对中国来说,这是展示团结和自信的大场合;对朝鲜来说,是走向世界的外交亮相;对韩国来说,是错过的战略机会;对日本来说,是不愿面对的历史提醒。
普京、金正恩与中国领导人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这一幕,注定会成为历史镜头中的定格。
它提醒世人:历史从未远去,现实正在重演。而那些能够真正直面历史、把握当下的国家,才可能在未来站得更稳。
《中国抗战阅兵以来日本砸560亿搞公关》极目新闻联丰配资
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